【中华文化与中华酒】探析之柒: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

发布时间:2023-11-10

 

纵观华夏,五千年来似乎总萦绕着缕缕酒香。与酒天然共生、紧密相伴的是各式酒器酒具,它们或牛角、或陶、或青铜、或漆、或瓷、或金银、或玉石……推杯换盏、觥筹交错间,伴随着清脆的碰杯之声,碰撞出了国人独有的礼仪规制和饮酒文化。

器皿伴酒生,礼制因器成

早在新石器时期,酒器以罐、瓮、盂、碗、杯等形制的陶器出现,图案以三角纹、方格纹、旋涡纹、波浪纹、圆形纹为主,虽质朴却蕴含了古代先民的智慧,反映着古人崇尚自然,祈愿天地皆安的美好心愿。也正是从这一时期起,酒在宗教文化、仪礼制度里,扮演关键角色,酒器酒具也由此演变成为重要礼器。

商时,皇威肃穆,制定了严苛规范的礼制,由此“酒以成礼”颇受重视。酒与皇权相关,酒具的使用也需恪守礼法,有“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,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。”的规制。当时酒具的主要材质为青铜,并依据功能进行细分,“彝”为专用酒具,可用于祭祀,也可用于行祭之人自酌;“婴”为行裸礼所用酒具,所谓裸礼是以酌郁鬯酒献尸,但不饮而灌地的节仪;“斝”为温酒所用,有方形或圆形并带有保温的盖子;“卣”为盛放酒水所用,带有防止洒落的盖子,并设有提梁。除此,还有“爵、觚、鼎、罍、瓿、簋……”这一时期盛酒器具上往往錾刻“饕餮纹、夔龙纹、鸟兽纹、蝉纹”借此彰显威严肃穆。

图说:兽面纹铜方觥

图说:青铜“秉盾丁”铜卣 

图说:青铜酒具

图说:漆器

汉时,因漆刷工艺长足发展,漆器的不仅应用于几、案、屏风等大件家具,也辐射到了鼎、壶、樽、盂、杯等饮酒器皿。漆器耳杯,是这时期酒具中常见造型。除了漆杯,还有漆樽、漆壶……彼时,人们在宴饮时通常席地而坐,酒樽置于席上,里面放着酾酒的酒勺,舀装而饮。东晋顾恺之绘画作品《女史箴图》中,便描绘了汉时贵族席地而坐共享筵宴,而漆刷制成的酒器,更成点睛之笔。

慢琢成雅器,醇香露峥嵘

魏晋时,瓷器烧制技艺更为成熟。由此,青瓷也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酒器的主要材质。晋人潘岳的《笙赋》中就有“披黄苞受甘,倾缥瓷以酌鄙”的记述,“缥瓷”即为青瓷。当时青瓷所制的酒碗、酒盏、酒注、酒壶、樽罐等被广泛使用。而广为人知的王羲之兰亭集会,曲水流觞所用的“筋”,就是青瓷所制的酒杯。

唐时,世家贵族、文人墨客盛行箕踞(即:两脚互叠于椅上)或垂脚坐(即:两脚下垂于地),因此酒具器形也随之变得更加“瘦高”,借此方便人们习惯。酒器用材考究,金、银、瓷屡见不鲜,花鸟鱼兽、历史故事、人物典故,祥瑞图腾……都是这一时期酒器上的主要图案。

图说:珐琅器酒具

宋时,偏爱简约,追求平淡自然。当时酒器俊美清秀、内敛细腻。盛酒用的“梅瓶”挺拔隽永,温酒用的“注碗”素雅精致,饮酒用的杯盏灵动小巧……人们对酒器的思考,也更多地从实用向趣味新颖演变,宋时“倒流壶”就是一种独具趣味的盛酒用具。此壶无盖,注酒时需把壶底朝上,酒从壶底注入,壶内设有夹壁和导管,翻转过来白酒非但不会淌溢、还能顺畅倾倒,造型别具一格、独特巧妙。

明清以降,酒器制作工艺愈加繁密,选材也更加多样化,除金、银、瓷、漆之外,这一时期,还出现了锡、珐琅、玻璃、竹、牙、角……琳琅满目的酒具酒器,可谓妙造自然、巧夺天工。

图说:镶金兽首玛瑙杯

中国白酒文化,之所以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、进而成为一支独具特色且意蕴丰赡的东方文化根脉,其缘由绝非仅仅在于酒体的色香味格,更在于围绕“酒”而不断衍生的仪礼负载、在于文化蕴蓄、在于酒器酒具的形材纹色。
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“酒”虽无形,因“器”而有型。

 

 


中华酒业销售(贵州仁怀)有限公司 黔ICP备2023000578号-1      贵公网安备52038202002019